星巴克之父Peet's Coffee也要插手中國精品咖啡市場這塊蛋糕?

作者:未知 來源:咖啡豆: 咖啡館經營 > 點評 > 2025-01-11 22:35:33

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(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)

最近幾天,咖啡界的朋友圈在流傳 Peet's 發佈的一條 H5 招聘頁面:

Peet’s 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歷史與淵源,並且透露將在上海開設中國首家旗艦店,招募咖啡師、高級咖啡師、見習值班、值班主管等職位。

雖然具體信息還處在保密階段,但 Peet’s 將在中國開店的消息大概是假不了的了。

 

雖然Peet's Coffee & Tea 的規模遠遠比不上突飛猛進的星巴克,目前只有200家分店,4000名員工,2011年的市值是6.36億美元,僅僅是同期星巴克市值的2.3%。但是, Peet‘s 在咖啡界的江湖地位仍然是有目共睹的。

近年 Peet’s 發展愈發迅速,在 2015 年連續收購了“知識分子”(Intelligentsia Coffee)大部分股權,以及“樹墩城”(Stumptown),這兩者可都是美國精品咖啡浪潮(第三次咖啡浪潮)的引領者。 Peet‘s 的雄心壯志早已暴露無遺,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入中國咖啡市場,無非跟星巴克一樣,奔着中國的咖啡市場而來,以及,應該同樣是受歐美市場的疲勢所迫。

 Peet‘s的江湖地位

 

在過去,美國一向與精品咖啡沾不上邊。

 

從十九世紀的“牛仔咖啡”,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“洗碗水咖啡”,都是歐洲人揶揄美國不懂咖啡、沒有咖啡文化的諷刺語。但1966年以後,美國默默掀起一場長達數十載的精品咖啡浪潮,至今仍未稍歇。

 

 

而荷蘭裔的烘焙師艾佛瑞·畢特(Alfred Peet)正是帶頭大哥,他開設的Peet's Coffee & Tea被譽爲美國重焙時尚與濃咖啡的發源地。

 

艾佛瑞·畢特(Alfred Peet)

美國東岸淺焙大師、同時也是“超凡一杯”國際精品豆標售活動創辦人之一的喬治·豪爾(George Howell),早期也是Peet's重焙咖啡的信徒,後來背叛畢特的重焙風格,轉而擁抱淺焙風,並抨擊重焙咖啡無異暴殄天物,點燃了深焙與淺焙大論戰,激起精品咖啡熊熊火花。

 

我們可以說,畢特是美國精品咖啡的教父,沒有他創辦的Peet's Coffee ,就沒有今日的星巴克,更沒有喬治·豪爾自成一家言的淺焙論述,連帶的也就沒有“超凡一杯”國際精品咖啡競標活動。加州柏克萊的Peet's Coffee & Tea 創始店,堪稱美國最富傳奇色彩的師祖級咖啡館,目前仍是全球咖啡玩家的朝聖地。

 

 

Starbucks與Peet's 的愛恨情仇

 

 

星巴克創業三元老傑瑞·鮑德溫(Jerry Baldwin)、戈登·波克(Gordon Bowker)、吉夫·席格(Zev Siegl)就是在Peet’s 得到啓蒙。三人也在畢特親手調教下學習烘焙,1971年轉赴西雅圖開設星巴克咖啡,開店頭一年的咖啡豆還是由Peet’s 烘焙,第二年才設立星巴克自家的烘焙廠,由鮑德溫接下烘焙重任。

 

星巴克的創始三大元老都是Peet’s 的“迷弟”

 

畢特爲人固執,事必躬親,不肯下放權力,對員工要求甚嚴,卻不善溝通,職員不堪負荷,離職潮不曾間斷。1979年,他年屆六十,也玩累了,便將Peet's 高價賣給合夥人波納維塔(Sal Bonavita)。畢特的徒弟──星巴克老闆鮑德溫──錯失買下師父店面的機會,後悔不已。

 

1984年,鮑德溫得知Peet's 又要轉手,這回不惜舉債,以400萬美元將Peet's 從波納維塔手中買回來,並與星巴克合併經營。未料企業文化格格不入,發生兩方人馬水火不融的衝突,而當時擔任星巴克行銷主管的霍華·舒爾茨也因展店理念與鮑德溫不合,掛冠求去,自立門戶。

 

 

1987年,霍華·舒爾茨找來創投資金,以380萬美元買下星巴克(這筆交易包括商標、烘焙廠和六家店,但不含Peet's )。鮑德溫棄守星巴克,遠走舊金山,專心經營名氣更響亮、地位更崇高的Peet's ,繼續宣揚畢特的歐式重烘熱情。

 

自此星巴克又與Peet's 分家,而且彼此成了最大勁敵。畢特與鮑德溫、舒爾茨的三角關係,以及星巴克與Peet's 的恩怨情仇,剪不斷理還亂,一直是美國咖啡界的話題。

 

 

Peet's 的崛起歷程

 

時代背景

 
 
 

 

Peet's崛起於60年代,有其時代背景的必然性。二次大戰後,美國咖啡消費量逐年躍增,當時的烘焙商爲了擴大利潤,愈烘愈淺,一來可節省工時與燃料費,二來可減少熟豆的失重比。當時,咖啡豆烘到一爆纔剛開始,就急着出爐,失重比還不到9%;相較於二爆後出爐的深焙豆失重比高達18%,淺焙豆的利潤至少比深焙豆多出一成,這就是早期不肖業者慣用的淺焙賺錢戲法,甚至還變本加厲混入大量日曬粗壯豆。當時的咖啡有多難喝,可想而知,難怪被恥笑爲“洗碗水咖啡”。

 

但消費者早已習於半生不熟的酸澀苦咖啡,爲了更順口,只好多加點水稀釋,因此清淡如水的薄咖啡,是當時流行的口味。只要有咖啡因提神就好,不管咖啡像不像酸臭的餿水。這得怪美國軍方在大戰期間爲了保存方便,配給前線官兵的咖啡,不是極淺焙的,就是即溶咖啡。這些人退役後進入社會,很自然地將過度稀釋的淡咖啡口味帶進職場。

 

戰後一、二十年間,美國烘焙大廠佛吉斯(Folgers)、席爾斯兄弟(Hills Bros)傾力推銷極淺焙的大罐裝咖啡豆(粉),久而久之,民衆不知新鮮咖啡是何物,已習於走味咖啡,拚命加糖添奶精一樣好喝。爛咖啡充斥是戰後的後遺症,歐洲亦有此現象,因爲民間全力搞重建,何來餘裕論喫喝。美國烘焙業只圖坐享暴利,沒有道德勇氣撻伐這股變相的淺焙“圈錢”歪風。

 

艾佛瑞·畢特(Alfred Peet)與Peet's

 
 
 

 

畢特的父親是在荷蘭小鎮艾克瑪(Alkmaar)執業的咖啡烘焙師,卻嫌烘豆太辛苦不希望兒子畢特接棒,要他多讀書將來做個文書工作者。但畢特從小不愛上學讀書,老愛流連老爸的烘焙廠聞香玩咖啡。他十八歲時學會了歐式重烘技法和配豆祕訣,二次大戰期間還被德國捉到勞動營爲德軍烘咖啡。

 

他於1948年戰後返家,卻與老爸合不來,憤而離家出走,遠赴印尼與咖啡農、茶農爲伍,實踐他的咖啡大夢,因此對爪哇、蘇門答臘、新幾內亞等亞洲豆知之甚詳,爲日後配出聞名全美的綜合咖啡“迪卡森少校綜合咖啡”(Major Dickason’s Blend)、“加魯達””(Garuda Blend)和“太平洋系列”(Pacific Blend)熱身。
 

1955年,畢特以35歲之年隻身移民舊金山,在一家咖啡豆進口商工作,看不慣老闆在配方豆添加大量粗壯豆並販賣半生不熟的淺焙咖啡,於1965年頂撞老闆而遭開除。隔年,畢特決定開一家歐式咖啡館專賣重焙豆和特濃咖啡(將淺焙與粗壯豆列爲“禁品”),讓老美見識什麼是濃而不苦、醇而潤喉的好咖啡。

 

六○年代淡咖啡當道,畢特的歐式重焙咖啡尤顯格格不入,難有市場。但不要忘了,戰後的美國嬰兒潮,誕生了一批未經戰火洗禮、味蕾敏感、喫喝挑剔的享樂青年,這些人很自然成爲Peet's的鐵衛或死忠。

 

Peet's強調只售新鮮烘焙豆,因此脫穎而出,黝黑香濃的重焙咖啡如星火燎原般,席捲全美,成了競相模仿的咖啡新時尚,未出油的淺焙豆或罐頭咖啡被崛起的嬰兒潮世代仇視爲爛咖啡。

 

1966年4月1日,畢特在舊金山柏克萊大學附近的胡桃街與藤蔓街(Walnut and Vine Streets)交會處開立Peet's Coffee & Tea創始店,零售新鮮烘焙的全豆咖啡(whole beans),賣場不大,只容得下六張小凳,提供物超所值的香濃咖啡。

 

Peet's的烘焙方式、配豆和行銷手法

 
 
 

 

Peet's的烘焙方式、配豆和行銷手法,與當時流行的淺焙、添加粗壯豆和訴諸電視廣告的做法,背道而馳。Peet's不屑當時最流行的半生不熟淺焙豆,改走深度烘焙(deep roast)路線,不管單品或綜合豆,皆烘到二爆中後段纔出爐,並改用較耐火候的阿拉比卡硬豆做配方,也就是說在Peet's你絕對喝不到二爆前的淺焙豆或羅布斯塔豆。

 

畢特賣咖啡豆的方式堪稱一絕。他從不打廣告,依舊門庭若市。他常說:“產品爲我行銷,豆子爲我說話。喝到窩心處,客人自會來!”他不屑在客人面前吹噓“畢茲”的重焙豆與衆不同,堅信一切靠品質來說話。賣豆前,他會先親自泡上一壺請客人喝,讓他們品嚐一下想買的咖啡味道如何,夠不夠濃郁、甘甜、新鮮。幾乎無人抗拒得了畢特現泡現賣的攻勢,紛紛掏出腰包,不但買回新鮮豆,也買回畢特的熱情。

 

畢特的經營方式在那個只賣走味罐頭咖啡的時代,堪稱異類;他賣熟豆、茶和香料等物料,不賣一杯杯的咖啡飲料,卻樂意請上門客人免費試喝咖啡,順便聽他的重焙咖啡經,以及新鮮烘焙、現磨現泡的重要性。這與目前的咖啡館以賣飲料爲主、賣熟豆爲輔,正好相反。

 

柏克萊店很快就應付不了四面八方的需求。1971年,畢特又在奧克蘭的梅洛公園(Menlo Park)開立第二家店;1978年,在奧克蘭的皮德蒙街(Piedmont Avenue)再開第三店。但客人還要求畢特再開店,於是1980年又在柏克萊開立第四店。到此爲止,畢特深知重焙豆務必在地烘焙,他的小型烘焙廠頂多能應付四家店的用量,再追開店面只會影響咖啡品質。維持小而美是他經營“畢茲”的基本信條。

 

數十年過去,無論是Peet's還是星巴克早已是物是人非,收購、重組、領導層的變更和自然死亡,我們已經無法從現在的情況推測40年前咖啡人的故事。但我們依舊能從這個咖啡品牌中看到當年Alfred Peet的身影,“精品,質量,服務”。

 

2007年8月29日,Alfred Peet先生不幸離開人世,全美各大媒體比如《紐約時報》、《華盛頓郵報》、CNN等無一不追思一代精品咖啡教父對美國咖啡事業的卓越貢獻,可見Alfred Peet先生在美國咖啡業界有着劃時代的巨大影響力。

 

Peet's在中國有前途嗎?

 

這個問題小編暫時沒有結論。

 

相對於“第三波咖啡浪潮”來說,Peet’s 和星巴克往往被稱爲“第二波咖啡浪潮”的代表,但經過多年的人事變更與市場磨礪,誰也不敢保證,現在的Peet's還能否堅持創始人的精神和品質。

 

小編還沒有機會去美國一嘗Peet's的咖啡,但是我依然有一個質疑:Peet's現在的精品化程度也許並不高。

 

有一個道理很顯淺:質量和數量成反比。如何在商業化與精品化之間取得平衡,連星巴克目前都還沒有找到答案,Peet's作爲一個“精品咖啡館”,哪怕收購了“知識分子”以及“樹墩城”、能夠在全美國開200多家店,但比起星巴克,Peet's進入中國大陸的咖啡市場足足晚了近20年,未來的Peet's能否在星巴克與中國本土衆多企業的激烈競爭之間,搶到一塊蛋糕呢?

 

大家拭目以待。

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,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,新鮮烘焙 24H發貨。

 

Tmall link:https://qianjieshipin.tmall.com

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「前街旗艦店」

關注WECHAT公衆號,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

2017-08-07 18:59:46 責任編輯:未知

單品咖啡

常見的咖啡產區

非洲產區

埃塞俄比亞咖啡- 耶加雪菲咖啡- 西達摩咖啡- (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)-

肯尼亞咖啡- 盧旺達咖啡- 坦桑尼亞咖啡-

亞洲產區

曼特寧咖啡- 黃金曼特寧- 雲南小粒咖啡-

美洲產區

哥倫比亞咖啡- 巴西咖啡-

中美洲產區

危地馬拉咖啡- 哥斯達黎加咖啡- 巴拿馬咖啡- 翡翠莊園紅標- 藍山咖啡-

本站推薦: 卡蒂姆咖啡豆| 季風馬拉巴咖啡| 牙買加咖啡| 西達摩花魁| 耶加雪啡咖啡| 埃塞俄比亞咖啡| 耶加雪菲咖啡| 巴西黃波旁咖啡|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|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|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|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|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|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|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|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|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|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|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|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| 盧旺達單品咖啡| 布隆迪咖啡風味|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|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|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|

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(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)

更多推薦

更多資訊

關注我們

  1. 關於我們
  2. 商務合作
  3. 推薦計劃
  4. 投稿登錄